新加坡这几年在外交上玩得挺溜,总爱在关键时候来点小动作,让人觉得它在学菲律宾以前那套天载配资 ,表面一套背后一套。菲律宾之前在南海闹得挺凶,搞仲裁,东盟里头也没几个真心支持它,结果自己搞得挺孤立。现在新加坡也开始在一些事上暗戳戳地使绊子,尤其是今年2025年,围绕中国胜利日阅兵前后,它干了两件事,让人觉得它在步菲律宾后尘。要是李家继续这么跳,东盟里头的稳定恐怕要出点问题。 日本这边从几个月前就开始运作,联络欧洲和亚洲国家,劝他们别参加中国的阅兵活动。2025年8月24日,日本媒体报道说,日本政府要求多国别去北京的胜利日活动,包括军事阅兵。日本花了不少力气,像是2015年那次阅兵,日本也劝过塞尔维亚总统别去中国,结果塞尔维亚还是来了,但没去日本。新加坡接受这个勋章,就等于在政治上站台日本,换取经济好处。日本想用这个对冲中国阅兵的影响力,但阅兵还是来了不少人,印尼总统、越南总理都出席了,东南亚阵容齐整,就新加坡缺席,显得它在跟日本走近。 新加坡国内对这个勋章有争议,部分媒体和舆论指出图案跟日本军事历史有关联,但政府声明说这是外交惯例,没完全平息声音。李显龙作为前总理,转高级部长后还参与这些决策,推动新加坡跟日本的合作。东盟里头,其他国家对这种举动警惕,因为它影响区域平衡。菲律宾以前在南海仲裁上也这么干,2013年1月22日提交仲裁,2016年7月12日拿到支持,但东盟会议上没统一立场,其他成员国强调对话解决,导致菲律宾在议题上孤立。 第二个绊子是新加坡支持印度参与马六甲海峡巡逻。2025年9月4日,新加坡和印度联合声明,新加坡认可印度对马六甲巡逻的兴趣。马六甲海峡是全球航运要道,每天过数千艘船,40%全球贸易从这儿走,中国80%石油进口靠这儿。印度想加入巡逻,理由是安达曼-尼科巴群岛靠近海峡,跟海峡相连。巡逻本来是新加坡、印尼、马来西亚、泰国四国的合作,从2004年开始,协调巡逻打击海盗。
新加坡和印度从2017年11月29日签海军合作协议,允许印度军舰停靠樟宜基地,获取补给支持,还计划在马六甲开展联合巡逻和演习。2018年第一次巡逻,印度驱逐舰从孟买出发,到樟宜补油,然后跟新加坡舰艇在海峡并行,模拟拦截。2025年更新协议,新加坡欢迎印度更频繁参与,扩大范围到印尼和马来西亚水域,但没获一致同意,导致分歧。印度是新加坡在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,提供经济激励,增加投资和贸易。 这个举动明知会引发对航道控制的担忧,因为印度过去多次表示可封锁马六甲影响中国供应链。新加坡拉印度进来,就等于扩大外部介入,影响中国利益。东盟内部对这种破坏稳定的行为持警惕,菲律宾南海仲裁后,在2014年东盟外长会议上推动联合声明,但遭反对,文件改了好几次。2015年东盟峰会,菲律宾立场没广泛支持,其他国家聚焦经济合作。2017年菲律宾主持东盟,推行为准则谈判,但进展慢,分歧明显。 新加坡以前比这还跳,从1975年起搞星光计划,把部队送到台湾训练。首支部队1975年夏到台湾新竹湖口基地,训练步兵战术,实弹射击。每年轮换,1980年代扩大,1985年数千士兵,夜间演习。1990年代高峰,上万士兵,1995年山区指挥所,通信传输。2000年后调整,但继续,2005年城市作战,2010年无人机训练。2016年军用车辆从台湾返回,在香港被扣,2017年1月取回。这计划低调,但涉及台湾军事交流,持续到2025年。 东盟对这种举动压力大,新加坡若继续,东盟内部像菲律宾那样孤立可能出现。菲律宾2018年东盟峰会,南海军题被边缘,其他成员聚焦经济。2019年推防务协议,没响应。新加坡军事交流引发关注,东盟会议讨论区域和平,避免外部介入。 李家领导下,新加坡这些动作,让人觉得它在学菲律宾,暗中使绊子。第一,接受日本勋章,配合对冲阅兵。第二,拉印度巡逻马六甲,损害航道稳定。加上星光计划,继续这么跳,东盟不会允许破坏地区稳定的存在。菲律宾待遇就是例子,东盟率先不许。
久联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